醫師簡介
首頁
關於成美
醫師簡介
好康優惠
健康檢查
採訪報導
醫療專欄
看診時間
聯絡我們
顯示具有
大腸癌前兆
標籤的文章。
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
大腸癌前兆
標籤的文章。
顯示所有文章
2014/6/3
3成大腸癌患腹痛才就醫 已成晚期
文章轉載:
蘋果日報
48歲的張女士,因飯後腹痛劇烈,原以為吃壞肚子,急診後發現腸壁多顆腫瘤,確診為晚期大腸癌,收治案例的台中榮總主任王輝明表示,如張女士的右側結腸腫瘤案例,臨床觀察約佔大腸癌發生率25~30%,早期幾乎無血便等症狀,一旦腹痛嚴重就醫已是大腸癌晚期。
圖片來源:
Live Lighter
閱讀更多 »
2014/5/16
破解大腸癌迷思 別把痔瘡當腸癌!
文章摘錄:
華人健康網
【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/台北報導】
痔瘡和大腸癌都有便血的症狀,自從「戲劇鬼才」李國修於大腸癌辭世後,醫療門診發現因痔瘡就診的年輕患者成長2成,檢查後才發現虛驚一場!此外,多數人以為大腸癌與多肉飲食有關,但日前卻有1名長期吃素的婦女,初次做大腸鏡檢查就發現腸癌末期且出現肝轉移現象,可見民眾對大腸癌仍存有許多迷思。
圖片來源:
TOP NEWS
閱讀更多 »
2014/5/5
二十歲男 血便檢查大腸長瘜肉
文章轉載:
中時電子報
【
中廣
寇世菁】
台中一名二十歲男子,無肉不歡,經常外食,喜歡吃大量肉類,很少吃蔬菜,近來出現血便,原本以為只是痔瘡,不以為意,但狀況持續,因為家族有大腸癌病史,到台中醫院腸胃科就醫,內視鏡檢查後,發現大腸長瘜肉,立即以內視鏡切除。台中醫院統計,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者,五成有瘜肉,可說是大腸癌前兆,呼籲民眾不能輕忽。
圖片來源:
Byrnes quality meats
閱讀更多 »
2013/11/27
肚子痛檢查 竟是大腸癌
文章轉載:
蘋果日報
【報導╱林明佳、張雅淳】
大腸癌是國人罹患癌症第一名,每年新增8千多病例,由於大腸癌好發50歲以上,政府提供50~74歲民眾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,但年輕人別輕忽大腸癌威脅,中國附醫醫師柯道維表示,曾遇過26歲男性大腸癌患者,提醒若排便習慣改變或大便有異應就醫,另有大腸息肉、大腸癌家族史者,也應定期追蹤。
圖片來源:
台南肝膽腸胃科診所 - 成美診所
閱讀更多 »
2013/7/8
血便誤當痔瘡 其實是大腸癌
文章轉載:
udn健康醫藥
【聯合報系健康事業部/綜合整理】
32歲的蔡先生,是個凡事都很要求完美的人,因此念書考試一緊張時容易拉肚子,工作之後,賣命的他,常常一坐是幾個小時。去年初,他發現自己有血便,本來以為是痔瘡,加上工作忙,沒有時間檢查,半年後便秘越來越嚴重,一檢查竟然發現大腸癌第二期,更因為腫瘤距離肛門只有3.5公分,不能保留肛門,只得做人工造口。
圖片來源:
www.faqs.org
閱讀更多 »
2013/2/20
吃太好?!定期篩檢大腸癌不可忽視
文章轉載:
中時健康
【黃筱雅/綜合報導】
近幾年來,隨著國人生活及飲食方式日漸的西化,罹患大腸直腸癌的人口逐年增加中。至於為何在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時候,多半已是末期階段,而且大部分癌細胞都已經轉移,這與大腸直腸癌腫瘤的生長情形和位置,關係密切。因此,早期且定期的篩檢工作,就顯得格外重要。
圖片來源:
healthinessbox.com
閱讀更多 »
2012/12/6
什麼是血便?血便的原因?
文章轉載:
蘋果日報
Q:請問血便定義為何?是大便時有血跟著流出來嗎?若擦屁股時發現有偏紅色排泄物,也算血便嗎?
圖片來源:
www.ayushveda.com
閱讀更多 »
2012/11/26
血便是痔瘡?還是大腸癌?
文章轉載:
中時健康
【 楊格非/台北報導】
國內知名流行音樂大師陳志遠日前病逝,死因為大腸癌,62歲英年早逝。由於許多人疏於篩檢預防,甚至罹患了大腸癌,長期血便,還以為得了痔瘡,為此,衛生署提醒,多蔬果、多運動、定期篩檢,才能遠離腸癌威脅。
圖片來源:
台南腸胃科診所 - 成美診所
閱讀更多 »
2012/11/14
胃脹氣、常放屁、便秘和血便 都可能是大腸癌前兆
文章轉載:
NOWnews(今日新聞網)
【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】
胃脹脹的,可能是身體警訊!一名58歲的傳統國術拳法教師,每天練拳,由於有武術的基底,身體一向相當硬朗,甚至不輸年輕小伙子,但日前一次餐會過後,第一次感覺胃脹脹,隱隱作痛許久才消,沒想到,僅相隔兩個禮拜,肚子竟出現一個小皮球大的脹氣,強烈疼痛,馬上就醫居然已經是第三期大腸癌,需要化療。
圖片來源:
台南腸胃科診所 - 成美診所 高畫質高解析度大腸鏡
閱讀更多 »
2012/7/10
便秘、痔瘡、大腸癌 你是哪一種?
文章轉載:Nownews [
生活中心/台北報導
]
58
歲已退休的陳姓護士於去年年初到門診,她出現便血的現象已有半年了,卻將這種情形當成是痔瘡而不太注意,直到就診前一個月,她發覺腹部日益疼痛才有所警覺時,卻因延誤了就醫時間,直腸癌的癌細胞已有區域淋巴腺及肝臟轉移。
圖片來源
: humanhealthadvice.com
閱讀更多 »
2012/3/4
內痔、外痔 大不同
文章轉載:
自由電子報
【
文
╱
黃其晟台北國泰綜合醫院醫師
】
近來天氣炎熱,又到了痔瘡的好發季節。從解剖生理學而言,痔瘡分佈於肛管,具有豐富血管叢的結締組織,分別位在肛門口的左外、右前和右後處,功能是輔助肛門擴約肌,藉由軟組織構成的緩衝墊,來防止大便和氣體失禁。
圖片來源
:
http://www.jfponline.com/
閱讀更多 »
2012/2/27
血便,怎麼辦?
文章
轉載
: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
血便,是很多人平日可能遇到的問題。通常,大部分的人在初次發現血便時,常會驚慌失措。有的人因此隱疾諱醫,而錯失了治療的良機;也有人不循正當的醫療途徑而求助於民間偏方祕藥,因而延誤病情。更有人雖已求助醫療院所,但因找錯科別,而發生診斷錯誤的情形。諸如此類,實在多不勝舉!
圖片來源
: http://bubu0411.blogspot.com
閱讀更多 »
2011/11/24
楊日松享壽84歲 大腸癌辭世
文章轉載:
民視新聞
【2011/11/23 18:04】
知名法醫楊日松,病逝於台北國泰醫院,享壽84歲,儘管在一年前,檢查出大腸癌,早已從刑事局退休13年的楊日松,依然每週回辦公室3天,擔任顧問,讓同事敬佩,也對他過世相當不捨。
閱讀更多 »
2011/11/22
大腸癌要定期篩檢 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
文章轉載:
udn健康醫藥
【聯合晚報╱李樹人】
中央健保局2009年統計資料顯示,大腸直腸癌為所有癌症死亡率第三名,更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陳鴻華表示,早期大腸直腸癌幾乎沒有症狀,民眾應養成每年定期大腸鏡篩檢的習慣。
閱讀更多 »
2011/10/28
大腸癌癌防治Q&A (1)
Q:如何預防大腸癌
A:不少人有這樣的錯覺:大腸癌是中老年人的事,青年人不在此列。這主要因為:大腸癌早期常無症狀,及至出現便血、腹痛、腹瀉等非特異症狀時,已屬中晚期。
「避免久坐與良好的飲食習慣」是最好的預防方法。據對美國洛杉磯地區29009多名男性癌症患者的調查,發現從事體力活動越多,大腸癌發生率越低,而從事低度活動者的大腸癌發生率為從事高速活動者的1.6倍。研究發現,與體力活動有關的大腸癌中,以結腸癌最為明顯。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原因及機轉雖然不清楚,不過少吃肉類及動物性脂肪,多吃高纖維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、胡蘿蔔及適度運動,可以減少腸癌的發生。因此,我們可採取以下措施來減少罹患大腸癌的機會,如減少高脂肪類食物之攝取,並大量食用水果及蔬菜類食物,可減少罹患大腸癌的機會。
根據研究指出喜歡動物性蛋白質、高脂肪的飲食,及少攝取纖維素(蔬菜水果)的人較易罹患腸癌,但喜歡熱食、刺激性食物者會刺激腸胃黏膜易病變罹癌,故平日應盡量避免。
閱讀更多 »
較舊的文章
首頁
查看行動版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