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/11/13
2018/6/26
2013/11/27
肚子痛檢查 竟是大腸癌
文章轉載:蘋果日報 【報導╱林明佳、張雅淳】
大腸癌是國人罹患癌症第一名,每年新增8千多病例,由於大腸癌好發50歲以上,政府提供50~74歲民眾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,但年輕人別輕忽大腸癌威脅,中國附醫醫師柯道維表示,曾遇過26歲男性大腸癌患者,提醒若排便習慣改變或大便有異應就醫,另有大腸息肉、大腸癌家族史者,也應定期追蹤。
大腸癌是國人罹患癌症第一名,每年新增8千多病例,由於大腸癌好發50歲以上,政府提供50~74歲民眾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,但年輕人別輕忽大腸癌威脅,中國附醫醫師柯道維表示,曾遇過26歲男性大腸癌患者,提醒若排便習慣改變或大便有異應就醫,另有大腸息肉、大腸癌家族史者,也應定期追蹤。
圖片來源:台南肝膽腸胃科診所 - 成美診所
2012/11/26
血便是痔瘡?還是大腸癌?
文章轉載:中時健康 【 楊格非/台北報導】
國內知名流行音樂大師陳志遠日前病逝,死因為大腸癌,62歲英年早逝。由於許多人疏於篩檢預防,甚至罹患了大腸癌,長期血便,還以為得了痔瘡,為此,衛生署提醒,多蔬果、多運動、定期篩檢,才能遠離腸癌威脅。
國內知名流行音樂大師陳志遠日前病逝,死因為大腸癌,62歲英年早逝。由於許多人疏於篩檢預防,甚至罹患了大腸癌,長期血便,還以為得了痔瘡,為此,衛生署提醒,多蔬果、多運動、定期篩檢,才能遠離腸癌威脅。
圖片來源:台南腸胃科診所 - 成美診所
2012/9/1
別把大腸癌信號當痔瘡:便血
文章轉載: Sina
便血是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症狀,但它也是大腸癌的一種信號。患痔瘡便血是鮮紅的,附於大便表面,也可表現為大便後的滴血,嚴重時呈噴射狀,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。而患大腸癌便血常常表現為持續性的、少量的、帶黏液的血便,且便意頻繁,有時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。
圖片來源: www.umm.edu
便血是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症狀,但它也是大腸癌的一種信號。患痔瘡便血是鮮紅的,附於大便表面,也可表現為大便後的滴血,嚴重時呈噴射狀,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。而患大腸癌便血常常表現為持續性的、少量的、帶黏液的血便,且便意頻繁,有時只排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。
圖片來源: www.umm.edu
2012/7/10
便秘、痔瘡、大腸癌 你是哪一種?
文章轉載:Nownews [生活中心/台北報導]
58歲已退休的陳姓護士於去年年初到門診,她出現便血的現象已有半年了,卻將這種情形當成是痔瘡而不太注意,直到就診前一個月,她發覺腹部日益疼痛才有所警覺時,卻因延誤了就醫時間,直腸癌的癌細胞已有區域淋巴腺及肝臟轉移。
圖片來源: humanhealthadvice.com
58歲已退休的陳姓護士於去年年初到門診,她出現便血的現象已有半年了,卻將這種情形當成是痔瘡而不太注意,直到就診前一個月,她發覺腹部日益疼痛才有所警覺時,卻因延誤了就醫時間,直腸癌的癌細胞已有區域淋巴腺及肝臟轉移。
圖片來源: humanhealthadvice.com
2012/6/24
今夏腸胃炎增加 伴隨上吐下瀉
文章轉載:sina新聞 【台灣醒報記者冉祥蓓報導】
季節不同,門診病患也差很大!醫師指出,冬天約增加2至3成的感冒病患,而夏天腸胃不適患者也較平日多出2至3成。主要為天氣熱食慾不佳,三餐不定時導致胃部不適所致。此外,也有民眾因吃壞肚子,而出現腸胃炎等症狀,一發作就要四、五天才能好,醫師建議民眾飲食儘量以清淡為主。
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hudong.com/
季節不同,門診病患也差很大!醫師指出,冬天約增加2至3成的感冒病患,而夏天腸胃不適患者也較平日多出2至3成。主要為天氣熱食慾不佳,三餐不定時導致胃部不適所致。此外,也有民眾因吃壞肚子,而出現腸胃炎等症狀,一發作就要四、五天才能好,醫師建議民眾飲食儘量以清淡為主。
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hudong.com/
2012/6/12
糞便乾燥變硬 易使痔瘡出血
文章轉載:appledaily
秋季空氣乾燥,容易出現口乾舌燥、大便變硬等症狀,糞便變硬會導致痔瘡發生或加重,醫師張世昌說痔瘡常見問題為便血、肛門腫痛,原因為肛墊組織受傷。
秋季空氣乾燥,容易出現口乾舌燥、大便變硬等症狀,糞便變硬會導致痔瘡發生或加重,醫師張世昌說痔瘡常見問題為便血、肛門腫痛,原因為肛墊組織受傷。
圖片來源: herbalpress.com/herbal-remedies/
2012/4/5
警戒年齡-遺傳性大腸癌 注意15變數
文章轉載:中時電子報 【中國時報 盧金足/台中報導】
台中市一名36歲中科工程師的父親和伯父都罹患大腸癌,從父親罹癌年齡倒推15年,正好和這名年輕病患罹患大腸癌年紀一樣,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副院長鍾元強表示,這是恐怖的「15變數」,也是遺傳性大腸癌的「警戒年齡」。
台中市一名36歲中科工程師的父親和伯父都罹患大腸癌,從父親罹癌年齡倒推15年,正好和這名年輕病患罹患大腸癌年紀一樣,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副院長鍾元強表示,這是恐怖的「15變數」,也是遺傳性大腸癌的「警戒年齡」。
圖片來源:台南肝膽腸胃科診所 - 成美診所
2012/3/30
急性腸胃炎 常合併肚痛、發燒及輕微感冒
文章轉載 :Top news 【記者蔡佳宏/高市報導】
急性腸胃炎是大人及小朋友常發生的疾病之一,典型的症狀是上吐下瀉,但是也有單獨以嘔吐或拉肚子為主的病例,且常會合併肚子痛、發燒、肚子脹及輕微感冒等症狀。
圖片來源: vianey-gastroenteritis.blogspot.com
急性腸胃炎是大人及小朋友常發生的疾病之一,典型的症狀是上吐下瀉,但是也有單獨以嘔吐或拉肚子為主的病例,且常會合併肚子痛、發燒、肚子脹及輕微感冒等症狀。
圖片來源: vianey-gastroenteritis.blogspot.com
2011/11/26
2011/11/22
大腸癌要定期篩檢 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期
文章轉載:udn健康醫藥 【聯合晚報╱李樹人】
中央健保局2009年統計資料顯示,大腸直腸癌為所有癌症死亡率第三名,更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陳鴻華表示,早期大腸直腸癌幾乎沒有症狀,民眾應養成每年定期大腸鏡篩檢的習慣。
中央健保局2009年統計資料顯示,大腸直腸癌為所有癌症死亡率第三名,更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陳鴻華表示,早期大腸直腸癌幾乎沒有症狀,民眾應養成每年定期大腸鏡篩檢的習慣。
2011/11/3
大腸息肉不用愁

內視鏡完成微創手術
李先生腹瀉3個月,吃藥後稍有改善,但時好時壞,即使很少進食,卻依舊腹瀉不止。此外,李先生常覺得全身無力、頭暈、噁心,近兩個月來,體重由65公斤降至60公斤。經過友人介紹,他決定前往胃腸科就醫。
2011/11/1
大腸癌癌防治Q&A (2)
Q:有腸癌家族史家屬篩檢方式有何不同?
A: 可依下面得病危險程度作篩檢:
- 無直系家人(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子女)患有大腸直腸癌 或腺性瘜肉。
篩檢建議:50 歲開始每年檢查大便中潛血,每5 年肛門指診及大腸鏡檢查一次。 - 有直系家人在50 歲後患有大腸或直腸癌,或60 歲後患腺性瘜肉。
篩檢建議:目前沒有最好的建議,應與醫師討論決定。影響的因素包括直系家人患有大腸或直腸癌的年齡、親人中有人得大腸或直腸癌、家族中有人得癌。
2011/10/28
大腸癌癌防治Q&A (1)
Q:如何預防大腸癌
A:不少人有這樣的錯覺:大腸癌是中老年人的事,青年人不在此列。這主要因為:大腸癌早期常無症狀,及至出現便血、腹痛、腹瀉等非特異症狀時,已屬中晚期。
A:不少人有這樣的錯覺:大腸癌是中老年人的事,青年人不在此列。這主要因為:大腸癌早期常無症狀,及至出現便血、腹痛、腹瀉等非特異症狀時,已屬中晚期。
- 「避免久坐與良好的飲食習慣」是最好的預防方法。據對美國洛杉磯地區29009多名男性癌症患者的調查,發現從事體力活動越多,大腸癌發生率越低,而從事低度活動者的大腸癌發生率為從事高速活動者的1.6倍。研究發現,與體力活動有關的大腸癌中,以結腸癌最為明顯。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原因及機轉雖然不清楚,不過少吃肉類及動物性脂肪,多吃高纖維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、胡蘿蔔及適度運動,可以減少腸癌的發生。因此,我們可採取以下措施來減少罹患大腸癌的機會,如減少高脂肪類食物之攝取,並大量食用水果及蔬菜類食物,可減少罹患大腸癌的機會。
- 根據研究指出喜歡動物性蛋白質、高脂肪的飲食,及少攝取纖維素(蔬菜水果)的人較易罹患腸癌,但喜歡熱食、刺激性食物者會刺激腸胃黏膜易病變罹癌,故平日應盡量避免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